翻開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因為是如此心有戚戚焉,彷彿在字裡行間看到了自己真實的樣貌,無法自拔。
《為什麼去遠方》的作者是我的前同事,曾經一起在科技業中打拼,也曾經一起因為迷惘而徹夜深聊,更曾經前後提出辭呈,離開那個薪水高、周遭同事都是高知識分子、看似虛華、充斥著精英中的精英,卻又與我們追求的夢想和興趣大相逕庭的環境。
書中一開始提到,我們都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國中、高中懵懵懂懂的混完了學憑,而後順利的進入台灣人聽到都會豎起大拇指說讚的大學、研究所,一切都是這麼理所當然,一切都是這麼穩妥。然而在24歲那年,下定決心要離家,離開自己已經習慣的舒適圈。
「妳為什麼一定要那麼執著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呢?」作者在高中時曾經被老師這樣訓斥著,「老師我念的也不是最喜歡的科系阿,我們在這個遊戲裡,就是要遵守遊戲規則,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其實,這句話說的正是台灣目前普遍教育所充斥的問題,因為大家都習慣於默許被剝奪,包括學習樂趣的剝奪、自我探索的剝奪、獨立思考的剝奪等,好像這個世界就只有這樣一種標準答案。但其實,這個世界這麼大,不是只有台灣人所習慣的答案才是標準解答。這個世界上充斥著許多不同的人種、文化、生活習慣,等著你去發掘,沒有一種答案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但只要能夠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理論、觀點,就是好答案。
這本書除了探討台灣教育問題之外,其他作者在國外生活的經驗,都讓我時常被瞬間抽離現在的生活,回到那段我也曾經逍遙過、拼命過、浪漫過、隨興過的海外工作生涯。書中講到「drinking alcohol」在台灣人和西方人眼中有甚麼樣的不同。在歐洲(尤其是葡萄牙),酒精真的非常非常便宜,無論是啤酒、紅酒、Sangria等,所以歐洲人酷愛喝酒甚過喝水。
其實正常狀態下,很大部份的歐洲人也是相當有禮的,不熟識時顯得較為拘謹和保守。但一旦在少許酒精的助興下,話夾子打開了,東南西北的聊,聊價值觀、聊生活、聊興趣(註1)。一開始我也與書中作者一樣,在融入當地生活的時候會有許多碰壁的地方,例如我們聽不懂歐式幽默的梗;因為不甚了解國際性議題,所以無法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評論;我們總是習慣寒暄式的問候,如你喜歡吃甚麼、你喜歡哪些景點;或者聊關於學習、工作和對方隱私的內容等。這是台灣人的文化,我不覺得這樣不好,但若換個空間背景,當我要融入其他歪國人的生活時,這就是我必須加強學習的了。除了天天看CNN了解國際情勢、多主動與歪國人聊天、多涉獵關於「台灣」的知識之外(註2),「酒精」其實常常發揮很大的功用。
喝了酒後,英文會變超好(這是真的),甚麼話都敢講。也是因為喝了酒後,人人皆平等。書中的德國學生將自己手中的圍巾送給露宿街頭的黑人,黑人與他把酒言歡一番後,對他說:「謝謝你,老兄。我來到這裡幾年了,第一次有人把我當朋友看待。」(註3)這個德國學生與黑人的故事,讓我看到,所謂的尊重,是尊重眼前這個人,而不是因為這個人的輩份、頭銜、身分與地位。但往往人在清醒時,很容易把這些看的很重,而變得很有距離感,反倒是三杯黃湯下肚後,較能夠與任何人隨和的相處,不是因為你的頭銜、學歷、外在、階級,而只是喜歡你這個人。很諷刺,卻又相當真實。所以喝酒和party對於歪國人的意義來說,不只是純粹的放縱玩樂,其背後意義還包括認識真實的人。
書中還有另外一個值得分享的部份,就是作者對於「死亡」的看法。每個人都很怕死,包括我在內。小學五六年級時曾經幾乎每天都在想死之後的世界,而怕的睡不著。到底人死之後,靈魂到哪裡去了呢?我們活了這麼久,腦袋中有這麼多感情和回憶,究竟在人離世的那一刻,是不是就完全消失無影蹤了呢?反正終將一死,沒人逃的了。那人活在這世界上還有甚麼意義呢?這是我那11、12歲的小腦袋瓜裡常常會想到的事。
書中介紹到一部電影Big Fish,劇中男主角的爸爸擁有精采豐富的一生,最後在面對死亡時,一點都不畏懼,男主角幫他找來了他這一生中曾經遇見的所有人,每個人都在他生命中或多或少起了些漣漪,也都曾經改變他的人生和想法。最後男主角把爸爸抱起來走向湖裡,爸爸突然變成了一條魚,瀟灑的游往湖中央,這意味著爸爸走向人生的終點了。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的一直掉了XD當我們面對死亡時,是否也有相同的灑脫,是否也有這麼多人記得我們所做過的事情,是否曾經帶給他人一些甚麼樣的改變和啟發,並且讓他們牢記我們呢?這讓我想起了五月天的「乾杯」,若在我的人生葬禮上,有這麼多人願意前來參與,並且都是帶著開心的回憶,我想我這一生也就足矣。(笑)
最後,書中的作者結束了在國外一年的奇幻旅程後,坐上返回台灣的班機,終究是要回到現實的。她忍不住的嚎啕大哭,這與我的經驗非常相似,我本人是在機場的咖啡廳與朋友聊天時就在哭了,最後道別時與朋友深深的擁抱和停不住的眼淚,以及上飛機後,看著我所熟悉的土地離我越來越遠時,那種心痛、千頭萬緒、所有一年來的回憶湧上心頭的感覺,在看到作者的這段文字時,也完完全全的回來了。
回到台灣,穿上了襯衫、套裝,化起精緻的妝容,找到一份薪水令人滿意的工作,朋友之間聚會的話題轉變為投資、股票、職場的話題,我們都把那段奇幻的故事鎖在行李箱裡,很偶爾遇到有相同海外工作或留學經驗的人時,才能夠偷偷把行李箱打開一點點,讓他冒出一點聲音。這就是所謂的Erasmus Syndrome (雖然我不是Erasmus XD)。有時候與我的外國友人skype date時,總是會聊到過去那段時光,但我們也都承認,現在變成汲汲營營的大人了(苦笑)。我們快速的融入正常生活、正常社會中,學習當個正常人。但作者後來毅然決然的離開原本優渥待遇的工作,開始當起了作家和教育者,她認知到「原生環境」才是她的不舒適圈,她想要走到人群中,關心她想關心的議題,透過文字和演講分享,來鼓勵更多人勇於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勇於變成與眾不同的人。
“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這是2015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改編劇本獎得主Graham Moore在台上分享的感言。我想,這也是我對於我自己的期許,以及我對於下一代教育方式的期許。共勉之。
<註1>說到興趣,我覺得書裡頭特別有趣的觀點是,通常台灣人被問「你的興趣是甚麼」時,我們常會回答說吃美食、看電視、逛街、聽音樂等,但對於歪國人來說,這是嗜好不是興趣,興趣是必須有所鑽研和犧牲的。例如你回答喜歡音樂,那麼是否說的出來喜歡甚麼流派的音樂、哪些歌手有甚麼樣的聲音特質、不同的音樂風格對你有甚麼樣的啟發等深入性的話題。別懷疑,歪國人就是會問這些,因為我也曾經被問過XD
<註2>別懷疑,就是會有很多歪國人問你台灣與中國的不同、台灣歷史、台灣民主、台灣blablabla等,這時若連自己國家的事務都回答不出來,其實滿蝦的。
<註3>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之前與我的比利時朋友討論到越來越多歐洲外來移民的社會問題。許多來自非洲或阿拉伯世界的非法移民,因為在當地難以取得工作簽,所以等於是沒有身分的。他們可以做的工作少之又少,就只能做一些非法的勾當,如販毒、賣淫等,容易被當地人歧視,也是因為這種對雙方的不了解,所以容易產生衝突。比利時朋友曾經舉例說,他們國家很多回教移民,在路上看到女性穿著短裙,十分生氣,認為與他們的教義不同,所以對當地人大動干戈。也是因為這種對於不同文化的不尊重,導致現今西方與回教社會的大規模血腥衝突,如前陣子才發生的查理周刊就是一例。無論是西方國家對於所有回教徒的誤解與嘲諷,或者回教世界對於西方國家的言論自由權感到不滿,都是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衝突。但試想,若今天你在每個國家、每個宗教信仰中,都有你的朋友時,是不是就更能夠同理心了解他們的思想與歷史,也更能夠關心發生在他們國家身上的事了呢?
留言列表